光墨論
中國畫,自古有筆墨之說。筆者,線也;墨者,色也。有筆有墨堪稱上品,而有筆無墨,有墨無筆,無筆無墨者皆為下品。
筆法,“有十八描”“十八皴”之程式,墨法,有焦濃重淡清,干濕枯焦潤等五色之說,雖有金碧、青綠、淺降之著色法,然中國畫,仍保有黑白世界之風貌也。
古今名家,熟諳筆墨世故,知白守黑寫世間萬物,氣宇非凡韻味豐足,佳作不勝枚舉。近百年畫界前輩:白石,大千,抱石,悲鴻,風眠,賓虹各領風騷。創水墨、彩墨、粉墨諸法,融匯西中拓展天地,其間可染之染法黑里透明影響深遠。后輩學子,因誤識賓虹老人之眼疾,更不明可染之艱辛,以墨追黑,黑筆黑墨,黑壓壓密麻麻,成一代黑筆黑墨之風也!
吾自幼學畫,南北奔波,半百未成,每重溫“六法”珠璣銘心;仡櫴澜绠媺,東西文化無時不交流融匯,一代大師無人不師承人類文明精華。西洋畫以色彩見長于中國畫之書法趣味,中國畫以筆墨之線形美鶴立于世界之林,“寫意畫”是東方繪畫之極,“印象畫派”乃西方繪畫之精也!“筆墨當隨時代”。治學半百終得正果,以色補墨,以光入畫。創“光墨法”。令光彩輝映,滿紙明亮耳。
“隨類賦彩”為中西繪畫之古典色彩觀,而“隨光賦彩”乃是開一代現代畫風之鑰匙也!
有筆方有墨,有光方有色。氣韻生生筆墨動,隨光賦色彩虹飛,墨線色線皆光色線,勾皴拼染點真情。
光者:明也,心之燈,命之鏡,洞察宇宙萬物,觀照人生百態。墨者:質也,色之本,筆之跡,寫世間萬象,現造化生機。
古今中外事丹青者,皆由描繪而達抒情,直至藝臻精熟,終成巨匠。千年以來經寫實而抽象隨心所欲五花八門,雜像繁生,美丑不分,雅俗難辯。中國畫:萱紙為本,竹管毛筆,萬毫齊力,清水作介,一滴千姿。唐宋明清巨匠如星,近百年來,人心似火,急于名,激于成,畫僅成圖,墨只為黑,無光無彩,辜負丹青,更有不顧紙筆者,行動手足棄毀文明。
吾求藝一生,古稀悟道創光墨之畫,近半百光陰,孤處一隅,忘世忘形。忘山忘水,品天我歸一,忘物忘行化腐朽神奇,忘知忘已參榮辱捨離,筆墨隨心,人筆一體,色空水跡,東方氣韻,開天眼入虛靜,識造化悟玄機,握筆化蝶,臨池樂魚,悲歡如一,無涯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