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鑒定種類繁多,其中以書畫最難。相對于繪畫的豐富色彩,復雜分類,書法僅以單一墨色來表達極為豐富的內涵,因而更難鑒定。而對于書畫鑒定專家金鑫先生來說,“知難而前行”,無疑是對他多年來研究及從事書畫鑒定的形象詮釋。
金鑫先生五十余年以翰墨為友。他曾遠赴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負責多家拍賣公司、畫廊及藝術品公司的書畫鑒定工作。在他看來,書畫鑒定,是難題,也是樂趣,更是他致力于奉獻畢生的事業。
觀氣韻,精妙判斷能識真偽
品鑒一件名家書法作品,自然要先分辨是真是假。接受采訪過程中,金鑫展開一幅啟功先生的作品,卷上書有“流光可惜”四字。這幅字曾輾轉于多人手中求辨真偽,但是由于啟功書法結體比較平實,用筆相對單調,便于作偽者仿臨,因而始終沒有人敢做出明確的判斷。
“這是啟功先生的作品!苯瘀慰隙ǖ卣f!叭缃裨S多人都在仿啟功先生的字,縱然字形、結構、印章都仿得很像,也只是學了啟功書法的形,啟老的氣韻和用筆,是很難仿造的!
“而這幅‘流光可惜’,每一筆寫下去,都毫不猶豫,透著一種豪氣,啟老數十年的修養、氣量都流露在字里行間,因而看上去豁然開朗,氣韻貫通!
觀氣韻,是金鑫辨識作品真偽的一大要領!皻忭崱倍址旁谝黄鹦纬闪藭ǖ纳。以氣韻鑒定,是以感知的精確性去判斷,對鑒定者要求甚高。鑒定家既要諳熟中國書法的歷史,又要具有相當的人文修養,還要有藝術家的形象思維的能力。同時,也要閱字無數,熟知書法家的風格特點甚至生命狀態。
而這些,都在金鑫與書法結緣的五十年中逐步積累起來,一點一滴地匯集成他獨特的鑒定風格與高明的鑒定能力。即便是對于目前書畫鑒定中的宣紙印刷造假,金鑫也有著獨到的判斷。以高檔宣紙印刷,是一種高科技的造假手段,字形、結構、氣韻皆與真品不差毫厘,因而很難辨認。在長期的書畫鑒定過程中,金鑫發現了這樣兩個訣竅:一是捕捉墨色的層次,體會成色的感覺;二是捕捉宣紙的纖維狀態:毛筆掃過的地方,宣紙的纖維會立起來,這是印刷品所難以達到的。不拘泥,不守舊,敢創新,金鑫說,書畫鑒定要跟得上時代的步伐。
辨潛質 火眼金睛可斷高下
多年來接觸書畫市場,金鑫練就的本事,不僅僅是鑒字,還可辨人。
在金鑫眼中,要想成為大師,必須要有深厚的傳統功底。金鑫笑稱基礎不牢的習書者是“架子花”,初習者定要仔仔細細地臨帖,一筆一畫地體會,才能領會到碑帖的精妙之處!恫苋返墓で,《蘭亭序》的自然,《豐樂亭記》的天真,必要在收心斂性的臨摹中才能領悟得到。
“但是根基深厚了,還要懂得爬出來!苯瘀握f:“爬出來,是要從古人的條條框框中找到自己的特色!苯瘀纬R詥⒐ο壬鸀榘駱樱骸皢⒐ㄑ永m了董其昌一脈,并上追唐人楷法,又融入了自己的學識和理解,自成一派,造詣非常深!
同樣,鮮明的時代風格也是成為書法大家的必備條件!扒宕嫾沂瘽f,‘筆墨當隨時代’,我們這個時代,也該有具有現代的書法觀!
書畫鑒定之難,難在鑒定者既要觀得明,看得懂,又要寫得好,寫得精,才能體會到一筆一畫的走勢與氣韻。
為了能夠“寫得精”,金鑫一寫就是幾十年。多年來,他不僅精于篆、隸、楷、草,還致力于研究各種古文字,尤為擅長古文字的書寫。他所書的九疊篆,原是官印所用,隋唐到宋元頗為流行,其筆畫盤旋曲折,不易書寫,極少有書法家涉獵。同樣,鳥蟲篆、岣嶁碑體、瓦當文字,都是集書與畫的美感于一身的奇妙字體。當眾人因其深奧難懂而望而卻步時,金鑫卻深深陶醉于這種既古樸又華麗的美感之中。
細品金鑫的書法作品,可體會到藝術品的勁道與趣味,那種滄桑且老道的風韻,常令觀者心潮難平。金鑫說,他的字講求力度的表現,以抑揚頓挫的節奏,表達出絕妙的神韻。
無論是鑒定佳作還是書寫創作,金鑫始終堅信“功夫在字外”。在他看來,豐富的閱歷才能成就筆法的意境,良好的修養才是氣韻的根基!耙雽懞米,先要做好人!苯瘀芜@樣說。而他,也時刻遵循這個道理,書寫著內斂而豐富的翰墨人生。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