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陽中石:書法是素質教育
|
|
時間:2013/11/29 14:11:42 閱讀2442次
【 小
中 大
】 |
|
 |
歐陽中石先生的家,讓我頗感意外。幾十平方米不到的客廳也是他的書房,四壁書籍。在這小小的居室中,既看不到華麗的擺設,也沒有裝裱考究的字畫。在與先生的交談中,更是愈發感受到先生的質樸、謙遜、隨和,且興趣廣泛,機敏好學。 突然想起先生在接受其他媒體采訪時所說過的話:談書法強調16個字——“作字行文、文以載道、以書煥彩、切時如需”;評價自己也用16個字——“少無大志、見異思遷、不務正業、無家可歸”,這應該是歐陽中石先生為人、為師的真實寫照。先生打趣道:自己是“ 少無大志”、“不務正業”、“無家可歸”。他說:“我不是個書法家,也從來沒想把自己培養成書法家。我只想做一個合格的教師!倍恰吧贌o大志”的他,取法高古,熔鑄歷代名家精華,自成一家獨特書風,成為書法界的泰山北斗。 商報:歐陽老師,您是位書法家,又有廣泛的興趣愛好,知識面很廣。請問書法與文化之間有什么聯系? 歐陽中石:我覺得文字能超越時間和空間限制,世界各國皆如此。但中國的語言與外國不同,外國的語言注重在聲音上相通,中國因地域寬廣,“語音”不易相通,于是通過另一個渠道,就是“畫畫”,用“字形”來表達。一張畫是死的、靜態的,而兩張連在一起就活了起來。因此我們創造了會意字,依類象形,形聲相益,這是人類認知史上的突破。 商報:現在很多人不要說書法,連字都很少寫了,您為什么要大力倡導學習書法? 歐陽中石:漢字是中華兒女智慧的結晶,是中國文化奉獻給世界的珍品。漢字充分發揮人的思維,直觀可察,極易使人們得到“交流”,是個最方便的溝通形式。因此推廣漢字,使之通行在人類之間,是我們的歷史任務。 但中國的漢字,如果不得要領,會一下子把人“嚇”住,我們要好好研究中國文字,研究如何講解,如何使人看懂。如“跋涉”的“涉”字:兩只腳一前一后,就是走著,是“步”;在水里趟著,加上水字,就是“涉”字,以此類推,掌握這個方法,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夠理解漢字。 此外,我們可以通過書法,讓人們能夠最直接、最深刻地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所在,書法學科研究的發展對于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作用。 商報:目前不少小學取消了書法課,您卻在大學大教書法。作為書法家和教育家,您對青少年練習書法有什么看法? 歐陽中石:我覺得這是個素質教育。寫個字,怎么起筆,怎樣布局,要一絲不茍。不在乎這個字寫得什么樣,在于經受這個思想的過程。我們看到有些好孩子、好學生,其一切都規范。所以我覺得,小時候受一些規范性的教育很重要。我們現在提倡素質教育,什么是素質教育?我認為,教育一個人一絲不茍地工作,這就是素質教育,寫字是其中一項。至于寫字寫到什么程度,那在其次,關鍵是對人整個素質上的教育。(來源:北京商報 周述) 歐陽中石評價解析 書法 “作字行文、文以載道、以書煥彩、切時如需” 書法可以煥發“文”與“道”的光彩。這樣寫和那樣寫,情況就不一樣?梢园盐恼聦懙梅浅9ふ,展示內容的肅穆、莊嚴,也可以用草書的辦法來寫,展示內容的靈動、節奏。這個“彩”是用手展示出來、煥發出來的。但這里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切時如需”,就是要切合時代的需要,與時俱進。 人生 “少無大志、見異思遷、不務正業、無家可歸” “少無大志”——從小就沒有任何想法,將來成個什么人,想當什么不想當什么,一切都沒有想法,這個學期就說這個學期的,明年再說明年的。 “見異思遷”——見一項愛一項?慈舜蚧@球,就喜歡打籃球;看人打乒乓球,又喜歡打乒乓球;看人唱戲,又喜歡唱戲;看人寫字,又喜歡寫字。興趣廣泛,從不守在一行。 “不務正業”——學生的任務是學習課本知識,自己卻花了許多工夫學唱戲。大學的專業是邏輯,畢業后卻去教數學、語文、歷史、美術、化學。 “無家可歸”——說我是戲劇家吧,我并沒有下海唱戲;說我是哲學家吧,我并沒有高深研究;說我是書法家吧,我只是個教書匠;說我是教育家吧,我又教小學,又教中學,又教大學。真的,不知道應該歸于哪一家。 ■歐陽中石 1928 年生于山東泰安。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在當代書壇享有盛譽,同時又是著名學者、教育家。 早年在濟南讀書,中學畢業后就讀于輔仁大學,后轉入北京大學哲學系邏輯專業,專治中國邏輯學史。畢業后在首都師范大學創立書法教育專業,并相繼建立碩士、博士和博士后教學點,使我國書法文化高等教育形成了完整體系。至今仍在教壇耕耘不輟。 歐陽中石早年師從武巖法師,后又師從吳玉如。從唐碑入手旋即轉臨北魏諸墓志。后亦曾涉足于篆、隸、甲骨、金文,尤其歐陽詢諸碑用功甚勤。常作行書,師法二王,而又取勢于王。草書以王羲之、孫過庭為宗,亦得益于黃、祝點法。
|
|
|
精彩推薦 |
|
>>瀏覽全部0條評論 |

人人藝術網公眾號 人人交易平臺公眾號
歡迎個人和企業入駐人人藝術網中國藝術品交易平臺
二維碼,掃一掃,更多精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