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東,1955年5月生。山東人臨沂人。17歲進入山東省美術學校。曾任教于山東藝術學校美術科。197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畢業后留校任教,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有《母與女》、《古老的山村》、《歇晌》等。其作品曾在新加坡、法國、意大利、日本和美國展出。1987年在紐約哈夫納畫廊舉辦個展,作品《古老的山村》被中國美術館收藏。1991年以來參加歷次香港佳士得“中國油畫拍賣”。
王沂東是當今中國最具實力的油畫藝術家之一。他游刃有余地將西方古典油畫的精湛技法與中國民族文化的審美意蘊融于一體,成功地再現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作品筆法精細嚴謹、造型線條分明、形體結構準確并擅長表現人物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以古樸凝重而又俏麗靈動的藝術魅力扣人心弦。他對古典主義大師的表現技法兼收并蓄,融匯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語言,將油畫創作的基本技巧與作品的情致結合起來,以金色、白色、黑色和紅色等幾種主要的對比與滲透,實現了畫面凝重而不呆滯,強烈而不生硬的藝術效果,具有一種含蓄而動人的內在美。
王沂東,當今中國最具實力的油畫藝術家之一。王沂東游刃有余地將西方古典油畫的精湛技法與中國民族文化的審美意蘊融于一體,成功地再現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畫面凝重而不呆滯,強烈而不生硬,具有一種含蓄而動人的內在美,猶如一壇陳年佳釀,洋溢著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藝術風采的醇厚,回味著中國宋代工筆流韻的清幽。
王沂東對其描繪的對象,都給予十分純凈的立意,讓欣賞者一下子就能感到作品中內在的美好。他的畫作中有很多美麗的鄉村女子,無論是樸實無華的《王玉貞》、古典俏麗的《清代女子肖像》,還是披紅重彩下的新娘,都給人一種不敢觸摸的純潔感。從1992年的《春姑》到后來的《梳妝》、《雪落無聲》、《寂寞的夜》、《靜靜的河谷》和《小媳婦》,無不洋溢著這種浮動其中的意蘊。純凈的東西最忌單薄,而王沂東的畫卻讓人感到厚實,絲毫沒有飄蕩浮躁的印象,人們可以在《新娘》中讀出了浪漫的期望,在《秋風》和《秋風掠過山梁》中讀出悲傷,在《江南女子》中讀出了造物者賦予人的善良,在《蒙山雨》中讀到沉靜。這些復雜的感受與作者純凈立意形成層次不同效果,給人一潭春水的藝術享受。
從那些人物的整體情緒中,讀者能夠發現王玉貞的緊張、春姑的向往和洞房新娘的擔憂。那種產生于畫面但不存在于畫面的空冥之象,給讀者提供了附加思維的巨大空間。讀者可以用自己的經驗與感受,將面前的人物形象按照自己的意愿豐富起來,從而使人物擁有更為廣闊的藝術張力。以上兩點,形成了王沂東畫作的既古樸凝重又俏麗靈動的情調。王沂東的畫既像一壇子醇厚的美酒,讀者可以借此寄托喜悅與哀愁,又像是曠野的清風,可以讓人藉助這清風散發平日積壓的煩躁與焦灼。這是一種融合了青銅器、小樹林、絬裝書和原木家具的感覺,這也是詩歌與哲學化合而成的意境。讀王沂東的畫,讀者會感受到古典名畫所折射出的光芒,其中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氣氛,也有宋代工筆的中國流韻,這說明作者充分吸收了中外藝術傳統之優秀成分,并在原汁原味地消化吸收后豐富自己的才華。
王沂東出生于民風純樸、山川如畫的魯南鄉村,對故鄉濃郁的鄉土氣息的眷戀,使他對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審美意蘊的鄉土題材的把握游刃有余。他十分善于抓住人物表情和肢體語言,最符合主題的細微變化,來為他所述說的一個個動人故事情節進行演繹。如同說戲的導演,他總能讓人物瞬間進入最佳狀態。對造型的偏重,導致
畫家并不十分強調色彩的豐富和變化,而是著眼于大局整體處理,更多地靠真實的形和情以及大面積濃烈色塊的對比來打動人。他對古典主義大師的表現技法兼收并蓄,寫實作風嚴謹扎實,表現技巧嫻熟精湛,向人們展現了一個質樸清新的新古典主義藝術世界。